苹果数据恢复再次突破
|
拯救危机中的“苹果”——艺海晨光数据恢复再次突破
在一般情况下,大多数服务商接触的数据恢复业务都仅仅是 Windows 平台,偶尔也有服务器采用 Unix 或是 Linux 系统。然而艺海晨光在数据恢复服务中已经接触到大量的苹果机业务,尽管所使用的硬盘与其他 PC 没有任何区别,但是由于操作系统以及分区类型的差异,这类故障并不容易处理。作为国内最大的数据恢复连锁服务机构,上海艺海晨光对 MacOS 操作系统进行深入研究,不仅开发出专用的苹果数据恢复软件,还在手工修复成功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。近期艺海晨光接到上海平面设计公司的一位客户,其刚刚在 G5 苹果机上设计的整套方案突然丢失,而且开机时无法识别硬盘。通过软硬件结合的处理方式,并且应用艺海晨光最新研发的苹果电脑专用恢复软件,很成功地解决了这一案例......
专题说明:
从PowerPC到x86 苹果“芯”的演变之路
尽管现在苹果电脑已经开始采用 Intel 处理器,甚至即将与 AMD 合作,但是目前大多数用户所使用的苹果电脑还是基于 PowerPC 处理器。 PowerPC 由苹果、摩托罗拉、 IBM 三家公司共同开发制造,其中核心技术以 IBM 为主。从传统架构来看, PowerPC 与我们所熟悉的微处理器有一定的区别,也就是说不能简单是十分重要的。
地以主频来衡量其实际性能。如果想正确地认识 iMac ,那么抛开“主频=性能”的传统观念将
一、 PowerPC 的架构优势
传统 PC 处理器,如 Pentium D 以及 Athlon 64 都采用 CISC 架构(复杂指令集),其效率相对较低。而 PowerPC 处理器则是基于缩小指令集( RISC 架构,又称精简指令集)。尽管 CISC 架构能够有效地缩短新指令的微代码设计时间,并且提供非常好的兼容性,但是不同的指令长度相差很大,需要不同的时钟周期来完成,执行较慢的指令将影响整台机器的执行效率。而对于基于 RISC 架构的 PoewrPC 处理器而言,其指令都是 32bit 长度,这种统一长度指令使得工程师能更轻易地设计处理器,让他们省掉一些不必要的装置来加速执行能力。
PowerPC 处理器的特色是指令流水线,而且都是多级执行单一指令。事实上,不管是 RISC 或是 CISC 的整数,浮点还是 SIMD 单元,在不同架构中会有不同的层级变化。 PowerPC 的四级主要流水线分别是译码、分送、执行与单元使用,通常每个步骤只需花费处理器最小的周期来完成。考虑到每个单元需要不同的硬件,在不同的指令下平行执行不同的单元是处理器设计的逻辑步骤,所以 PowerPC 处理器的流水线处理方式十分灵活 (图 01 , PowerPC 内部架构) 。

熟悉 PC 微处理器架构的读者一定在此时想到了“分支预测”,这与流水线处理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,也是打破“主频=性能”这一传统观念的重要因素。 PowerPC 处理器每次猜对分支指令时,处理器会记录它的结果,同时分支处理单元会判断那一个路径是分支真正的在执行。从效率来看,这种“分支预测”方式与 Intel 的 IA64 处理器( Itanium 系列)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架构上的优势帮助 iMac 在性能上始终不落后于传统 PC ,这也是 iMac 赖以生存的关键。
小知识:分支预测执行
对于那些经常对高速缓存进行操作的应用程序,提高缓存命中率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。目前我们使用的 P6 架构 CPU 在这方面已经做得相当不错,大约有 65 %以上的命中率。但是不要忘记,大多数主流 CPU 的总缓存容量都很小,因此这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。对于 PowerPC 处理器巨大的缓存体系而言,要做到同样的命中率是相当困难的。为此, PowerPC 处理器使用了 “ 判定 ” 和“预测”技术。这两项技术去掉代码中的分支,进一步改善并行度和数据推测,这使得预测指令将在第一时间知道到底需要哪些数据,并尽量减少处理器的等待时间和内存延迟时间,这也是其打破“主频=性能”戒律的关键因素
• 细看 PowerPC G4 处理器 (图 02 )

PowerPC G4 处理器已经推出了很长时间,不过即使与现今的主流 Pentium4 或者 AthlonXP 处理器相比,其技术含量依旧不落后。 PowerPC G4 处理器内置极速引擎( Velocity Engine )处理单元。极速引擎可以每次处理 128bit 长度的数据区段,远大于传统处理器较小的 32bit 或 64bit 区段,而且 PowerPC G4 处理器上还增加了 162 个新的指令来提升运算速度。更为重要的是, PowerPC G4 处理器可以在一个处理器循环之中,同时处理 4 个(某些时候可以高达 8 个) 32bit 浮点运算指令,这比传统处理器快上 2 ~ 4 倍。